郭树清重磅发声:谈房地产、影子银行、金融反垄断

来源:央广网 作者:冯方 人气: 发布时间:2022-03-02
摘要:3月2日,国新办举行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。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,2021年,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得到控制,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,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。一批高风险企业和违法违规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。P2P

  3月2日,国新办举行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。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,2021年,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得到控制,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,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。一批高风险企业和违法违规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。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,影子银行风险大大降低和收缩。防范外部风险冲击的韧性进一步提高。

 

图片

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。(图源自国新网)

 

  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  将出台文件做好对“新市民”的金融服务

 

  在发布会上,郭树清首先谈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情况。总体来看,到2019年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实质性进展,八个方面的风险明显收敛。2020年,受疫情影响,国民经济各部门杠杆率都有所反弹。2021年,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得到控制,宏观杠杆率下降大约8个百分点,金融体系内的资产扩张恢复到较低水平,再次回到个位数。防范外部风险冲击的韧性进一步提高。

 

  谈到房地产方面,郭树清指出,2021年,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。“去年房价下降,房地产的泡沫化、货币化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,楼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,但是住房还是需要的,特别是租赁住房,装修也还是需要的,做这方面的金融服务很有意义。”

 

  郭树清称,最近银保监会、人民银行将出台一个新文件,做好对“新市民”的服务工作,这也是广义的“三农”服务的一部分。他介绍,所谓“新市民”,就是在城镇已经居住的,但是还没有户口的,或者是刚刚拿到户口不足两年、三年的。这个人口数量大概有3亿多,他们都面临着安居乐业、就业创业、租房买房、孩子上学、老人养老这些需求。

 

  强化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  影子银行风险完全可控

 

  此外,郭树清谈到金融反垄断、影子银行、金融反腐败等多个方面的风险。

 

  在金融反垄断方面,郭树清介绍,银保监会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监管,筑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防火墙。常态化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,稳妥有序清退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,重点打击恶意掏空金融机构的违法股东,先后公开4批违法违规股东。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,强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,同类业务、同类主体一视同仁,依法将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全面纳入监管。强化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,规范持牌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公司业务合作,维护市场秩序。

 

  此外,影子银行的风险也备受关注。郭树清介绍,从2017年到2021年,银保监会和银行业保险业系统五年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25万亿元,过去两年压减11.5万亿元。他提到,影子银行一度是严重的金融风险隐患,在2016年的时候达到最高峰,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目前还有29万亿左右。

 

  郭树清指出,所谓高风险影子银行,实质是贷款性的产品,银保监会内部称为“类信贷”影子银行,也有其他没按信贷严格管理的通道业务的理财、信托等金融产品。总的来说,这些风险是完全可控的。未来将由高到低,逐步化解相关风险。比如P2P,高峰时期P2P每年累计交易规模达到2万亿、3万亿,现在还没有偿还的出借人的资金总额只有4900多亿,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,影子银行的风险大大降低和收缩。

 

  在金融反腐败方面,郭树清介绍,2021年银保监会修订出台部门规章14部、规范性文件44件。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,全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870家次,处罚责任人员6005人次,罚没款合计27亿元。

 

  他提到“旋转门”问题,“原来在金融机构、金融管理机构,特别是一行两会一局这样的机构工作,然后转到行业内、市场内,这个情况确实存在。问题在于需要有明确的制度进行规范,要看和原来的工作岗位、权力影响有没有直接联系,要看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,处于什么行业,也要看有没有利益输送,之前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,是不是有紧密的联系,这可能需要研究规范。”

 

  郭树清表示,前期银保监会已经做了一些规定,从银保监会直接离职,肯定不能到过去监管对象机构或者和这个行业密切联系的(机构)任职。此外还有保密过渡期,解密期的限制,相信以后制度会更加规范,更加严密,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。

 

  小微金融服务量增价降  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
 

  除了各类金融风险,郭树清还谈到普惠金融发展的情况。他介绍,小微金融服务量增价降,近四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25%,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。线上保险、数字信贷等创新产品加快发展,普惠金融覆盖面和精准度显著提高。大中型银行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,持续提升服务长尾客户、边远地区和乡村振兴的能力,2021年五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1.4%。大病保险已经覆盖12.2亿城乡居民。农业保险为1.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.7万亿元。

 

  不过,近年来有两种现象并存,一方面银行“垒大户”的现象普遍存在,挤压了民营、小微企业的信贷空间;另一方面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、服务小微又导致不良风险加大,压缩了利润空间,影响了股东回报。

 

  郭树清表示,在推动大银行、大机构服务重心下沉的过程中,也和其他的地方中小银行、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了竞争,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。随着数字化进一步发展,大银行也有生存压力,全国的物理网点已经连续三年下降,将来银行的格局,整个业务模式都会发生深刻变革,相信保险也不例外。

声明: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立即与中国公平竞争网(www.zggpjz.com)联系,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邮箱:zggpjz@163.com

责任编辑:杨帆
首页 | 新闻 | 法治 | 经济 | 维权 | 评论 | 舆情 | 地方 | 信用 | 学术

网站简介  版权声明  精英加盟  业务范围  广告服务

驻京地址: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99号 投稿邮箱:zggpjz@163.com

公平竞争网法律顾问:湖南揽胜律师事务所 刘银龙  电话:13873142836     潘 晨  电话:15116465128     

  湘ICP备19001651号-2      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697号

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
Copyright © 2017-2020 公平竞争网 版权所有     

   

  • 竞争法访谈

    /video/qiyefangtan/20211119/6635.html

    视频:聚焦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大会